指导专家: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林可意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增长了近10倍。目前,我国糖友的人数超过1个亿。然而,大众对糖尿病的认识还不够广泛,加上糖尿病不仅病因复杂,并发症较多,而且在治疗上难度大、难题多,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认识上的错误。专家指出,认识以下四大误区,可助你搞懂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轻重与分型无关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林可意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只是分型不同,与病情轻重无直接关联。病情轻重主要与是否有并发症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来综合评估。
一般情况下,1型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较单一,只要血糖控制良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反而比2型糖尿病为少。当然,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存在一些不同点,比如说,发病年龄不同、病理生理机制不同(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用药选择不同、发生并发症的机制不完全相同。
2型糖尿病有时要用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血糖的物质,是否需终身使用它取决于病人自身的胰岛功能和并发症情况。林可意说,2型糖尿病用不用胰岛素治疗,主要看病情需要。当病程较短、无急性并发症、血糖不过高(空腹小于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9.0%)、无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的确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
但是,以下几种情况,2型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1)初诊断,血糖较高(空腹大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0%)可考虑短期(2周-3月)胰岛素强化治疗;(2)两种或以上口服药联合应用血糖仍不能达标;(3)合并急性并发症如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
林可意认为,病情轻重与是否使用胰岛素不直接相关(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等特殊情况除外)。糖友的病情轻重以并发症多少/轻重来评估。
胰岛功能的好坏不是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当疾病很严重的时候,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事实上,初患糖尿病,仍有一部分胰岛功能,通过外来的胰岛素降糖能使自身胰岛素功能得以恢复。所有这些只能说明一个道理——胰岛素有很强的降糖作用。
用药降糖因人而异首先要说明一点,大部分口服药经肝脏、肾脏代谢,少部分通过胆道、消化道清除,极少部分不入血。林可意说,在心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是安全的,甚至带来比胰岛素所不能有的收益,比如口服药物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以及发生低血糖风险。
其次,即便胰岛素有很强的降糖作用,但是胰岛素也有其副作用,比如疼痛,注射胰岛素肯定免不了疼痛,再比如应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是很常见的,尤其在餐前和夜间,但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低血糖常比较轻,危害性较小,多数通过两餐间或睡前加餐可预防或避免。
由此可见,任何方式的治疗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记者张华
经中山三院编辑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
已获原作者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白癜风饮食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