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验血报告单你会看吗?有没有发现超出了参考区间,有时候医生说没事儿,有时候却要进一步检查。这又是为什么呢?近日调查发现,我国儿童验血指标参考值没有“儿童版”,报告单上的参考值是成人标准,孩子的病情得听医生结合临床做出诊断,自己别轻易下结论。婴儿白细胞高出“0.75”被拒打疫苗常女士很郁闷,孩子9个月该打疫苗了,好不容易请了半天假却被医生拒之门外。北京海淀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告诉她,“您孩子的白细胞数高于参考值,可能有炎症,按规定我们不能打,过几天再来吧。”这份检验报告单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0.25×/L,后面标注着上升的箭头。按照参考区间,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应该在3.5-9.5×/L。根据疫苗接种安全规定,有炎症、发烧、感冒等症状,不宜接种疫苗。医院的儿科医生告诉她,“这个参考值是成年人的,儿童高点没事的。”一份检验报告单,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令常女士彻底蒙了。对此,医院的儿科医生坦言,“有经验的大夫会根据参考区间并结合临床做出判断。但用这一点来要求所有儿科大夫不太现实。”照搬成人标准可能造成儿科疾病漏诊由于我国没有儿童验血指标的参考区间,儿科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的大多是成人参考区间。但对于一些特殊项目来说,直接用成人标准是与儿童的生长发育相悖的。比如,反映肾脏功能的血清肌酐。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健康成年(20-59岁)男、女的参考区间分别为57-97umol/L、41-73umol/。“但新生儿的肌酐值超过成人的参考下限,就可能已经意味着肾衰了。”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宋文琪称,照搬成人标准,若赶上临床医生经验不足,可能导致儿童肾脏疾病的漏诊。与此类似的,还有反映骨骼和肝胆代谢疾病的碱性磷酸酶、反映血液病的血小板计数。受到成人标准“惊吓”的家长不在少数。作为全医院,医院每个月都会遇到一些家长带着没病的“患儿”前来咨询。为了不让家长跑冤枉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医院在院内调整了两个检验指标的参考区间:血小板计数调整为-×/L(成人:-×/L);血清碱性磷酸酶调整为5-U/L(成人:男45-U/L;女(20至49岁)35-U/L、(50至79岁)50-U/L)。“这两项指标是根据实验室数据结合临床分析做出的调整,更加适合儿童。”宋文琪说,其他省市也有部分医院对一些检验指标做出调整,但因为没有建立全国的儿童标准,有些化验指标仍存在采用成人标准的情况。全国部分参考标准“高低”难分中国儿童检验指标的参考区间,除了参考卫生行业成人标准、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外,还有检验学、儿科学等教科书,国外研究成果等。再加上自主调整的标准,从全国儿童检验指标看起来,的确“参考”得有点乱。北京、西安、郑州、武汉、广州、重庆、四川、上海、南京等地医院的部分检验指标参考区间有所不同。其中,肌酐的参考区间下限从14-59umol/L不等,上限有的仅为35umol/L、有的高达umol/L。这种结果可能意味着,医院将陷入肾功能有无问题的争议。差异最大的是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数,有医院的参考区间下限是g/L,医院的上限是g/L,“上限”和“下限”非常接近。此外,标准不一的检验项目还有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等。所以,不赖家长草木皆兵,我国儿童检验指标参考区间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不少儿科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也对此深有感触。31项验血指标将有儿童参考值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的代谢水平以及疾病的临床特点不同于成人。儿科专家表示,无论引用国内成人或国外儿童的标准,都缺乏中国儿童的数据支持,存在一定的医疗和用药风险。据悉,国家卫计委已组织启动“建立中国儿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参考区间项目”,并委托医院牵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据项目负责人、医院院长倪鑫介绍,该项目联合了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华中、西南、华东7个地区的11家省、市级医院,开展多中心儿童检验数据采集和参考区间的研究。“参考标准”预计年年底出台,涉及31项儿童常规验血指标,包括全血细胞分析(18项)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肌酐等。项目组专家宋文琪介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有些检验指标需要根据年龄和性别分组。“参考标准”将覆盖中国0至18岁儿童,并细分为0到28天、29天到1岁,以及1岁到18岁间的多个年龄段。
据北京日报
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