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飞(左二)
赵玉飞,31岁,-赛季“我就是拳王”70公斤级总冠军,在走上这方擂台前他受过病魔的纠缠,修过车、搬过砖、也当过保安,虽然职业在不断变化,但一直没有减退对武术的热爱,读了他的故事你会有一种他是中国保尔-柯察金的感觉,以下是赵玉飞的自述……
阑尾炎+庸医差点要了他的命
十六岁那年,我爹帮大姨家干农活时不小医院住院,我和我妹妹在家,那时地里还有很多烟杆,我就去挖,那时的烟树不像现在都矮化了,老高了当时感觉,刚开始挖一颗都困难,后来有经验了就好多了,这些东西在农村都是有用的,烧火做饭它可是主力。
不知怎的有一天肚子就开始痛,起初也没在意,还可以干活,后来特别痛,但那时家里注意力都在老爸这边,想着也没什么事,用了一些农村的土办法,又是放血又是求神什么的,现在想想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吧!到后来疼得直接在床上打滚了,才请了赤脚医生来,吃了药好多了,但后来还是很痛,医院送,医生说是肠炎要挂水,想着没大事就回家治,医院治病,人人都很累,这时已经疼了有三天了,回去后挂水也不见好,又吐又痛搞得人虚脱了。
疼了医院,别的医生说是阑尾炎,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穿孔感染的话会有生命危险,要赶紧手术治疗,上午做的手术,本以为这样就好了没想到这才刚开始,现在如果见到这些医生我还是很想请教他一些问题,手术后三天我就回去了,那时每走一步都痛得很,想着村里医生也可以挂消炎药就出院回去了,还有就是老爸也回家休养了,方便老妈照顾,医院节省钱。那个年代我们那还不流行出门打工,靠种地的收入可想而知。过了七天拆线时,线拆完伤口也崩开了,现在想想几乎就没愈合伤口。
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治疗,村里医生治疗一段还是不行,最后到了只有皮,长住里面全是血水,那时到处求医治病,医院找医生,因为想着是三天后自己要出院的,医院没关系吧,后来一直不好,把表皮划破后清理干净能看到内层缝合的线头还在。再接下来就和这线头杠上了,几次长好再划开切口取出线头,也没有麻药啥的就直接开始,每次取一根就以为好了,现在想来一次取了倒好了。
几番周折,我当时已经太虚弱了,基本站不直,一直弯着腰出门看病,还借的耕地用的拖拉机走的不是现在的水泥路,那时都是泥路,真是一动就痛苦啊!好在那时老妈让我坐在被子上算是减轻很多,记得最深刻的是和姨父一起去一个老医生家里看病(老爸这时也躺在床上养病),那医生家里挂满了锦旗,他只是和我聊天分散我注意力,姨父扶着我,那老医生一刀又划开伤口,当时真是泪水和汗水一起下来啊,连给我喊痛的声音都没有,接着找到线头,用夹子猛拽出来,这次取了好几根线条,直到在里面反复找不到才算作罢,现在想想老医生还是很厉害的。看着医生在自己肚子里治疗,而且很清醒,那种痛比在擂台上要更痛,本以为就这样好了,谁知养了近一个月又不行了,医院找医生,结果又取出一根来,后来才知道那医生当年做的几例手术全部感染,那时的我有多弱你可以想象得到。本来想继续上学的,放弃了。
辗转各地辛苦打工创业谋生不忘初心坚持锻炼习武
跟亲戚出去修车,那时真的什么都不懂,一个月工资五十元钱,还不是当月给,平时是没有钱的,干活中看别的学徒抱着就走,而我什么都不行。那时就下定决心要锻炼身体,每天跑步,练一些自认为是武术的东西,到后来开始双手抱铁块,一只手拎一个轻松干活,跟几个一起修车的学徒一起锻炼,修车铁的多类似现在的杠铃,看谁举的重,还有轮胎可以打也可以堆起来往上跳,练弹跳、下腰、倒立行走、俯卧撑,有空的时候还去练爬墙,然后飞跳下来,当时还以为是轻功呢!
叉车司机赵玉飞
我修了一年车就没去了,本来很想回家过年,结果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和几个儿时玩伴一起去北京当保安了,在那里接受了军事化封闭训练,当时修车时左手大拇指筋差点断了,现在还有明显的伤疤。早上起来一直忙到下午饭也没吃,干活又卖力就被割伤了,医院看的,当时手上全是油污和血,我自己一手骑个自行车就去了,也是很久才好的,感染了很久。保安做了近两年,每天军事化训练,没事自己还要加练,很有帮助,一帮年轻人对练,拿被子做护具用脚踢,没事就在草地上摔着玩,班里有几个是练过的,没事就跟他们一起练,在训练营里的教官也很厉害,也学习了很多,那时天天练的军体拳。那时我记得在北京保安服务总公司顺义分公司四大队北京地税局老干部活动中心,和部队一样上午站岗一个半小时基本不动,下午也一样,晚上巡逻三小时,我第一次巡逻就在除夕夜的九点到十二点,当时那种心情别提有多难受了,想家的感觉。
经过努力后来被选为班长,那时我们还一起参加抗击非典,被评为集体三等功,可惜证书在走时留在那里了,只有一个杯子,现在还在呢。做保安时拿到手的工资是元,后来是多。
赵玉飞在饭店做兼职
后来一个偶然机会到了北京医科大学里一个印刷厂工作,上次去北京就很想去看看,结果这个愿望没实现。在那里经常和大学生一起跑步、打球,打篮球就是在那时学会的,起初就想着不会打球但体力好可以跑,校园里还有室外健身房,有很多人在那里锻炼身体,我的腹肌就是在那里练出来的。
在北京也是我经历最多的时候,在回家的火车上认识一个忘年交,他叫望德武,湖北人,现在联系不上了,但心里依然很牵挂他,当时他也有五十多岁了。那时在印刷厂一个月是块,他那是一个月可以挣几千块,对我来说想都没想过,他是做玻璃回收的,现在这边还有人在做,有时看到了就好像看到当年的我一样,跟他学了一段时间,他当时在通州要留给我一块地盘让我来做,我执意不肯,哪能抢他的生意,自己去了昌平区闯荡,结果因为太老实总是被欺骗。一段时间下来,亏得一塌糊涂,又不甘心失败,就想着自己有个车(三轮摩托车)先做点别的,就去批发市场批菜回来卖,反正自己也要吃,那时卖菜的多是七量称,我就用毛笔写了“一两不差,差一赔十”几个字挂起来卖,得罪了一些人,再加上刚开始不会做生意,赚的很少,但买的人不信啊,拿土豆来说,别人都是分开卖,大的贵小的便宜,我开始不懂,一个价,结果人全把好的挑走了。接着又进了一些水果卖,还经常有地头蛇过来拿了就吃,也不给钱,在最困难时还收到一张一百的假币,结果把自己的零钱全给人家了,到加油站加油才知道收了假钱。
一个机会看到几个老乡在做搬运工,就是那种给人家往楼上搬黄沙、水泥、红砖,我想自己也有力气靠力气吃饭总不会被骗了就想去干,谁知这个也有规矩,人多分的就少了,所以他们不要我,我就说不要钱帮忙的都是老乡,后来分给我五块钱,我当时很高兴,觉得这个好,既能锻炼身体还可以挣钱
。慢慢的时间久了就在这里稳住了,有个卖黄沙、水泥、红砖的老板看我还行,就叫我跟他做搬运工,没事做时自己也可以找活干,我觉得这样很好就答应了,那时送给客户家的砖很多都是断的,都是我砍断的,有的人不信,我就现场劈开,那时年轻也不懂事,记得一个瓦匠说有断砖无断墙啊,有时还就需要一半的转。在这里我自己做了个架子,吊了个沙袋(就是蛇皮袋里面装沙子的那种),沙子和袋子那里很多的,打烂了就换一个,不送货的时候自己就在那里打,挣了钱就去收玻璃,生意还是要做的,不然对不起望叔的一番心意。后来慢慢的算是稳下来了,我之前收玻璃是按堆算价经常吃亏,考虑到主要是我眼力不行,就改用秤了,也许我是这个行业里唯一一个用秤的吧,这样虽然赚得少,但至少不会亏本了。
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身体
后来因为我大哥夜里的一个电话,我把在北京所有的东西都处理了,那就是我的一个理想——参军,成为一名军人报效国家,接下来几天我把货物和车辆便宜处理,和一帮苦难兄弟吃一顿饭,背起行囊就出发了。在火车上我才跟望叔告别,此后手机丢失很多朋友都失联了,现在我的电话号码一直未变。参军的梦想没有实现,有人也许会说不值得,但我认为很值得,我努力去实现它,虽然没能如愿,但我不后悔,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会问我你是军人么,我从心里认为自己是个军人。
之后老妈要到无锡打工,我不太放心,她身体不是太好,就跟她一起来了。刚开始,在大力电机厂装配车间工作(现在叫新大力电机),一月工资,在这里每天我4:50起床去跑步,到一个树林里打打拳就赶回来了,因为七点多要上班。有一次冬天跑步热了就把衣服脱了跑,路过一个窗户边听到里面一个女孩在喊:快来看啊,那边有个神经病,这么冷的天没穿衣服!她以为我听不到呢,我当时可是一身汗啊。在厂里干活时有的人不愿意干重活,我就干,我不把它当工作,觉得就是在锻炼自己,抡大锤干什么都很有激情,活干完了就在那里自己锻炼身体。前几年路过那里还特意进去看看,毕竟是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里面还有很多朋友在呢。
后来到了江阴,去法尔胜钢丝绳厂报名,当他知道我是河南人后就不要我了,我当时和朋友一起去的,她苏北的就要,我当时很气愤,和他理论了好久才给我这个机会。当时就要争口气,要考进去,在新华书店补习知识,第一关考试顺利通过,那时不像现在人太多了都想进大厂,接下来的两关也顺利通过,进入四工段学习拉丝技术,现在这个技术还会呢,当时住在文富村,那应该是现在的万达广场那,在文庙买了一件沙衣绑腿,每天依旧跑步,夏天大家都在乘凉我还穿着沙衣在跑步,那时买了很多李小龙的海报,学习他的动作,为了练成龙哥的身材也是一直在努力。
也是在法尔胜这段时间无意间看到新开的一家散打馆,很是兴奋,想去学习,开始家里是支持的(家里是指我自己的小家,这时已经结婚了,之前说的和我一起去法尔胜的就是我对象),后来不知怎么又不支持,没有人可以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就像一个人在沙漠里突然发现一片绿洲,但是有很多现实的压力!刚到法尔胜,试用期一月的工资,有很多用处,面对一年两千的训练费,我对家里说我不学了,但始终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小时候姨父带我去过一个小武校玩过,我当时有多想去练武啊,没有人能懂我。后来通过电影知道了少林寺,曾经也想去练,看到里面只要心诚就能学武,还准备和同学把学费当路费去练功,结果可想而知,对于一个没出过小镇的小孩,外面的世界一片空白,当时的我已经二十多了,机会还有多少呢!
赵玉飞的获奖证书
办法总是有的,很感谢江阴文庙的老陈帮忙,他是做运动器材的,认识武馆教练,当时我先攒了元交了学费,如果当时问父母或者朋友借也会借到,但我不想这样,就这样开始了练习。那时的教练刘东林是刚从山东烟台退役的全国冠军,后来还有李文勇、牟宁教练,他们都让我学习了很多很多,牟宁是武林大会全国螳螂拳冠军,李文勇教练文武双全,登上过央视星光大道,还在江阴举办过个人演唱会,江南搏击就是他创立的,那个夏天是我收获很多很多的一个夏天,我已经到入迷的地步,训练时没人愿意在我前面(我的汗水会随着出拳飞到他们身上),不上课时我就一个人去训练,站桩站到脚底下都是汗水,刚去时右脚掉了一元大的皮,长好了又掉了,前后一共三次就再没掉过了,后来在举办的江阴首届散打比赛中,我夺得了70公斤级冠军,当时电视台也有报道,此后我的工作在变,但习武一直不变。
明天请继续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