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岁8个月岁,儿童发热6天,于年8月28医院。患儿于年8月22日始出现发热。为持续高热,体温39~40摄氏度左右。足量退热药物,能使体温暂时下降4小时左右。不伴有皮疹,无咳嗽,伴有呕吐两次,吐胃内容物,自然缓解。医院就诊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当天嘱患者回家吃药治疗。吃药两天无效。医院。给予阿洛西林,炎琥宁静点治疗。静点治疗4天发热仍无缓解。8月28日查降钙素原7.2ng/l,立即收入院治疗。发病以来状态逐渐变差。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愿玩耍。大小便基本正常。既往健康。否认传染病接触史。生于本地,没有外出史。按顺序进行预防接种。T:39.8℃,P:次/分,R:26次/分,BP:90/60/mmhg。入院时查体,面色黄白,精神倦怠。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未见疱疹,双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心率偏快,次/分,节律规整,心音有力。腹部查体不配合。触下腹部时有哭闹。手足四肢无硬肿。血常规。白细胞2.2×10的9次方。中性粒细胞1.42×10第9次方。c反应蛋白7.6mg/ml降钙素原7.2ng/l血液系统疾病?发热6天。多为高热,患儿面色差。应用青霉素类药物(阿洛西林静脉用药4天)治疗无效。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1.川崎氏病。发热虽然大约5天,但。没有皮疹,没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手足无硬肿。血小板没有增高。c反应蛋白没有明显增高。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特点不支持。没有淋巴结肿大。仅有咽部充血症状。支持点不充分。3.败血症。患儿发热时间长,一般状态差,要注意此病,需要进一步查血培养确定。患儿入院后给予头孢一代抗菌素治疗。治疗至第二天下午家属要求转院。入院后查肝肾功能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于8月29医院。住院期间排白色大便一次。反而状态逐渐变差。医院后,经腹部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但患儿查体不支持阑尾炎,无肌紧张及右下腹的压痛,在贵院儿内科住院治疗三天,病情无好转。请外科医生会诊,考虑儿童坏疽性阑尾炎。于9月1日转入儿外科行右下腹剖腹探查术。发现阑尾肿大,周围有脓肿,并出现坏死的情况。坏疽性阑尾炎。感染性休克。患儿医院后。经腹部超声检查初步确定为阑尾炎。因缺乏典型症状,临床也在观察中,于9月1日阑尾手术。病理报告:坏疽性阑尾炎。此病在儿童中较少见,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无效。但该病例在查体过程中也有蛛丝马迹提供线索。查体时,腹部查体不满意,患儿哭闹明显。这一点提示下腹部有触痛。但某地儿童医生忽略比查体。医院当天下午排白色大便一次医生也未给予重视。这样的大便多数见于坏疽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入院前患儿降钙素原明显增高。一般提示脓毒血。但医生未监测血压。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上存在着医治不到位情况,在基层医生中比较常见。分享此病例的目的就是提醒大家,一定重视每一个查体的细节。发热大于72小时的患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患儿配合与否,血压是必须测的。希望通过这个病例的分享。让我们的诊断思路有拓展。对我们的诊疗有帮助。最后说明一点,儿童阑尾炎常常缺乏典型症状,辅助检查提示阑尾炎,一定要给予重视。早期和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后可以尽早进行手术。这样能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宋列芙主任医师
科室:儿科病例小儿外科病例
病例来源:爱爱医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病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