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温州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例,死亡例;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72人被确诊恶性肿瘤,每天有36人死于恶性肿瘤。4月15日~21日是第24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天,温州市疾控中心公布年温州癌谱报告,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40岁是一道分水岭,40岁以后明显增高。在恶性肿瘤死亡谱中,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占据前五位。
温州平均每天72人确诊患癌36人死于癌症
据温州市疾控中心公布的年度恶性肿瘤死因与发病监测数据显示,去年温州有人被确诊患癌,有人死亡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死亡谱前5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各报告例、例、例、例、例,占恶性肿瘤死亡数的70.99%。
其中男性前5位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各报告例、例、例、例、例,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数的76.52%;女性前5位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及乳腺癌,各报告例、例、例、例、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数的63.04%。
发病率前十位的肺癌、肠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食管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数的69.57%。
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李江峰介绍,近3年,温州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去年发病率为.76/10万。而且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0~29岁发病率较低,40~岁以后开始升高,呈现持续升高状态。
在温州恶性肿瘤发病报告中,记者发现甲状腺肿瘤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关于女性为何较男性易发甲状腺癌,医学界并没有明确的结论。有专家认为,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女性高发,或许与女性雌激素水平高有关。尽管发病率高,甲状腺癌的治愈率还不错,只要手术效果好,90%~95%的病人是不会复发的。
肺癌稳居恶性肿瘤首位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新发病例、死亡病例最高的肿瘤,在温州也不例外。据市疾控中心统计数据的显示:去年温州有人被确诊肺癌,有人死于肺癌,成为恶性肿瘤头号杀手。
医院了解到,肺癌的发病率高,与现在的检测手段更好、更普及有关。其次是吸烟、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有关。
“其实,无论男女,肺癌的死亡率均高居榜首,这与全国各地报道的整体趋势基本吻合。”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李江峰表示,有研究表明,吸烟可能是导致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据世卫组织统计,烟草使用导致全球大约70%的肺癌死亡,吸烟除了使自身提高肺癌发病率之外,还可能使周边人群吸入二手烟。另外,在通风系统差、燃烧效能低的灶具上做饭,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增加患肺癌死亡概率。
男女肿瘤发病部位有差异男比女更易得恶性肿瘤
从去年报告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来看,男性癌症发病的危险高于女性,男、女各为.33/10万、.77/10万。而且从癌细胞最爱光顾的地方来看,男女有别,男性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胃、肠、肝、食管、甲状腺、前列腺、膀胱、白血病、鼻咽,占全部男性病例数的74.76%;女性发病前10位为乳腺、甲状腺、肺、肠、宫颈、胃、肝、卵巢、子宫体、脑瘤,占女性全部病例数73.95%。
虽然男女恶性肿瘤好发部位有差异,但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却占据男女死亡前五位。
李江峰介绍,连续多年位列年死亡率前5位的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除了遗传等不可改变因素外,主要还是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较大关系。
饮食上,部分温州人喜欢吃如江蟹生、白鲞之类的腌制、盐渍食品,可能产生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过量食用这类食物,会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道癌变的概率升高。而且近年来温州人越来越爱吃辣的、重油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刺激性很大,可能会损伤消化道黏膜。
“就拿肝癌来说,除了有可能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导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饮食生活习惯。”李江峰表示,其中黄曲霉毒素能诱发肝癌,存在于各种发霉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等食物。
在不少人眼里,一旦被癌症俘获,人生就意味着清零,以至于国人谈癌色变,成为心结。然而,从国内外公布的数据来看,癌症并不代表死亡,它也可以是一种慢性病,是一种生命现象,与衰老一样,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酝酿。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科学抗癌?
结合浙江省癌症中心日前发布的《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浙江省抗癌协会相应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注:主任委员简称主委,他们都是各个专业领域内数一数二的金字塔尖的专家)针对浙江省居民发病率最高的六大肿瘤: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来谈谈各大癌症新趋势,以及如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让民众更加客观地认识肿瘤、面对癌症。
(从左至右:丁克峰、葛明华、郑树森、毛伟敏、黄建、吕宾。)
肺癌一家四口都检出肺部结节
三个人是肺癌
“目前,浙江省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均为肺癌。”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毛伟敏教授说。
(毛伟敏,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医院胸外科蒋友华副主任最近接诊了一个家族的患者。先是一位大姐,六十出头,在单位体检中加做“低剂量螺旋CT”发现肺部有结节,她很注重身体健康,就住进医院,直接复查。
复查再做CT,发现结节在1厘米左右,性质可疑,建议做胸腔镜探查手术。做出来结果就是肺癌,还好,处于早期,预后较好。
“医生和我说,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要太担心。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没有做CT、拍胸片,说不定发现不了这么小的结节,等到结节变大,肺癌都进入晚期了……”
大姐做完手术心情不错,出院后过了一周,她的子女一起找到胸外科蒋友华副主任,大姐大女儿、二女儿和儿子都要求做低剂量螺旋CT。
“大女儿、二女儿和儿子都发现了肺部结节,再做进一步检查,两个女儿是早期肺癌,儿子的结节需要定期随访。他们一家健康意识很高,早期发现肺癌,及早手术,预后很好。”蒋友华副主任说。
一家人都检出了肺部结节甚至早期肺癌,那肺癌有没有遗传性?
蒋友华副主任说,目前对肺癌是否具有遗传倾向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处于同一环境中,比如吸烟、空气污染的空间中,都会成为“肺癌高危人群”。
做肺部螺旋CT
肺部结节检出率高达20%-30%
蒋友华副主任说,近年来肺部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原因在于,过去肺部体检主要是拍X光片,但X光片对于小于1厘米的结节是拍不出来的。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单位改做低剂量螺旋肺部CT,连1毫米左右的结节都能发现,所以检出率就高了。
“首先要明确一点,肺部结节不一定都是肺癌。”临床上,将肺部结节(孤立性)定义为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3厘米、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一般多见于炎症、结核和肿瘤。
也就是说,肺部结节,它可能是肺炎,也可能是肺结核,还可能是以前肺结核留下的疤。而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肺部检出结节怎么办?
蒋副主任说,国外的做法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危险因素,比如有吸烟史、环境污染、职业暴露、恶性肿瘤既往史、肺癌家族史和慢性肺部疾病;第二类是没有这些危险因素。再根据结节的大小,给予随访建议。随访时间不定,小于4毫米的结节可以1年之后做随访。
“体检中发现再小的肺部结节,也要每年进行随访,甚至在医生的建议下,加强随访频率,密切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