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
一、概述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年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图片来源网络)
二、类型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1.单纯性阑尾炎:早期的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
2.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又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由单纯阑尾炎发展来。阑尾显著肿胀,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以致阑尾壁发生坏死。最终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三、病因
1.梗阻
阑尾为一细长的蚯蚓状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细菌侵入受导致感染。梗阻是急性阑尾炎发病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
2.感染: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
3.其他
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四、表现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是显著特点。
疼痛性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图片来源网络)
2.胃肠道症状
在早期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发热
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寒战和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
4.压痛和反跳痛
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图片来源网络)
5.腹肌紧张
阑尾化脓穿孔并发腹膜炎时出现腹肌紧张。
注意: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称之为腹膜炎三联征。
五、检查诊断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为诊断重要参考依据。
2.超声检查
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
诊断: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白细胞轻度升高初步诊断。
六、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早期单纯性炎症,用抗生素抗感染(头孢类)治疗。一旦炎症吸收消退,阑尾能恢复正常。
(2)一般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禁食,给予水、电解质静脉输入等。
(3)止痛药禁用,尤其是体弱者。
(5)对症处理如镇静、止吐、必要时放置胃减压管等。
2.手术治疗
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般用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本文引用部分网络,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本科《外科学》教材,主编:吴在德、吴肇汉。
---END---
长按识别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