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将《景岳全书》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行研讨,余未备述。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病机全从证象验。妇人尤必问经期,先后闭崩宜问遍,再添片语告儿科,外感食积为常见。
询问的项目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等),主诉(病人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或最主要症状),现病史(当前症状的开始时间,诱因,部位,持续时间等),既往史,系统回顾,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一些简单或直观的疾病,通过问诊即可有初步诊断。问诊也可初步区分一些疾病,如宫外孕和阑尾炎均可致急性下腹痛,这时,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月经史即可初步区分。
问诊,诊断学名词。为四诊之一。通过问诊了解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结合望、切、闻三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参十问条。
十问歌诀: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久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寒热
即询问病人有无寒、热的感觉。寒热感可为确定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提供依据。临床上,如果病人只觉恶寒而不感发热,称为但寒不热,多属于寒证;发热而不觉怕冷,称为但热不寒,多属于热证;既发热又怕冷,或先怕冷后发热,称为恶寒发热,多属于表证;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称为寒热往来,多属于半表半里证。恶寒重发热较轻,多属于风寒表证;恶寒轻发热较重,多属于风热表证。如果恶寒和发热是定时出现,则多是疟疾。每天下午3~5时发热,称为阳明发热,多是由胃肠燥热,大便燥结而致;下午或夜间有低热,形体消瘦,称为骨蒸潮热,多是阴虚所致。长期低热,又伴有饮食减少,精神疲乏,不想言谈,懒于动作等症状,为气虚发热。
问汗
汗是津液的组成部分,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一般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出汗失常,询问病人出汗异常情况,可鉴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询问时应着重问:
①有汗无汗。如果病人感觉怕冷,发热,头痛和周身关节酸痛而无汗,为风寒之邪闭阻肌表;有汗出则是风寒之邪外透肌表。
②问出汗的情况。如果经常汗出不止,稍稍活动以后出汗更多,为自汗,多属气虚证、阳虚证;入睡则汗出,醒后汗自止,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先全身战栗抖动而后出汗,为战汗,多是病情处在转折关头的表现。若汗出以后热势减退,全身清凉,是向好的方面转化;汗出以后热势不减而且病人感到烦躁不安,是向危证方向发展。病势严重时病人大汗不止是绝汗,又称脱汗。
③问汗出的部位。胸窝部出汗,多是心气虚弱或心血不足;头部出汗,多是湿热交蒸;手足心出汗,多是脾胃虚弱或脾胃湿热内阻;汗出在上半身,多属阳气虚;汗出在下半身,多属阴虚内热或是阴阳两虚;汗出在左半身或右半身,可见于中风半身不遂(无汗一侧为瘫痪肢体)。
如果您想知道您的体质究竟如何,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