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华民国9年,也就是年,泗洪所在地发生了几件大事。
一是,青阳镇的士绅王兆记无故殴打教员,引发众怒,于是以陈静清为首的70余名学生罢课抗议。
而就在前一年,年5月6日,半城、峰山小学高年级师生集体徒步赴泗城参加声援北京学生“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大会和游行活动。青阳、双沟等地学校也在当地举行声援活动。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泗洪学生最热情激昂的年代。
另一件事是双沟街发生大火,半条街化为灰烬,民众损失惨重。当年率辫子军进京复辟的张勋旧部安武军,对此事进行调查,最终给出的结论竟然是:大户马子廷、赵静夫等人出钱,用长条石重新铺设街道。
以上内容出自年出版的《泗洪县志》。当时行政措施的“脑回路”确实有点让人看不懂。可以号召富人捐赠,但怎么能以罚代捐呢?
此时,距今刚好年整。从年至年,泗洪这个地名还没有命名,只有泗宿、泗南、泗县、泗阳、洪泽等名称交替出现。
泗洪正式命名水患频繁
年4月29日,皖北宿县专署决定,撤销泗南、泗宿县建制,将泗宿、泗南大部,泗阳(淮北)一半及洪泽湖管理局合并,正式建立泗洪县。治青阳镇,隶皖北行署宿县专署。于是,中国地理上早已存在,但是从未被记做“泗洪”的地域开始存在了。
同样从年至年,泗洪所在地区遭受的洪涝、旱灾、蝗灾几乎年年都有。黄河花园口被炸时,一度将洪泽湖的水位推到14米以上,整个地区,如临大敌。
年6月,离新中国建立不足4个月,泗洪继续遭遇水灾,地区80%面积遭受水患。
9月份,以全德槽坊为基础,合并涌源、广盛等四家小酒坊,成立了地方国营双沟酒厂,工人20名,固定资产2.12万元,年产曲酒81吨,厂长曹荣生。
接下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泗洪县作为地方建制的县一级政府,也召开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同时文化馆、公安局、县卫生院、人民银行都相继成立了。
安徽省年代
年,泗洪还属于安徽省。这一年开春的严重灾荒,被迫让省政府采取了“移民”的操作。于是这一年,有人移居安徽霍邱县,那时候还写作霍丘,第二批则有人迁移至六安县。
说起来,这两个地方和泗洪的直线距离可不近,这样大规模的迁移,肯定困难重重,而那些举家告别泗洪的人,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年五月,正在支持抗美援朝的热情高涨之际,泗洪一共有人奔赴了朝鲜前线。同时还在当年捐款37万元,干菜15万公斤。
而农业为主的泗洪却又遭遇了大规模蝗灾,于是国家林业部直接借了两架飞机给到泗洪灭蝗。这种操作在国内尚属首次。泗洪没有浪费这样的机会,让飞机出动了19架次,飞行小时,喷洒农药吨,治蝗面积万亩。
年似乎是年的翻版,蝗灾、水患,继续周而复始,于是周边的浙江、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持续来到县城帮忙救治。
当年泗洪有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户,总人口人。
当时的县城医疗水平不高,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当年县卫生院实施了第一例成功的阑尾炎手术,操刀者是朱长城和许崇发。
年的夏天,洪水有点大,7-8月连降5次暴雨,雨量达到毫米,全县的平原和洼地全部被水淹没。受灾农田.8万亩,一半以上的面积绝收,受灾民众39人,占总人口的超过70%。
在这救灾过程中,竟然有人贪污救灾款,次年的审判中,孙殿儒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
为了更好的治理洪泽湖、淮河流域的水患,国家开始酝酿新的动作。
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泗洪县由安徽省宿县专区,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管理。至此,泗洪正式从安徽省“跳槽”到江苏省。
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中国都进入一个疯狂时代。五十年代末期开始的“大跃进”,六十年代初的“饥荒”,夹在其间的政治运动是“反右”及其严重扩大化。
虽然是一个小县城,也面对庞大的社会肌体,毫无悬念的被裹挟前行,期间的故事也是可惜可叹。
农业合作化年代
年春,泗洪的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这揭开了在中国长达20年的“人民公社”的序幕。对于60岁以上的人来说,他们都经历过这样的社会制度,有喜有悲,不作评价。
这一年,暴雨依旧如约而至。5次洪水加上3次台风,降雨量达到.2毫米,万亩农田被淹。
洪水造成的灾荒,让魏营区的22个高级合作社、4个处级合作社要求退社,县里只好派出工作组,进行整顿,制止了这一行为。至此合作社成为不可动摇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年。
五十年代末掀起的反右运动及扩大化的倾向,也严重影响了泗洪的社会及政治。这一次运动中,被打为右派的一共人,而他们直到年才全部被平反。
年,伴随着全县22个乡全部升级为人民公社的同时,各地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其中一个典型的操作是,将农户家中的家畜、家禽直接平调到公社,对于农户的积极性挫伤严重,被迫停办。其中以魏营、小楼、曹庙三个公社规模最大,号称创建万头猪场。
这种行为,首先浪费了大量饲料。同时,由于管理不善,生猪死亡率高、出栏上市率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同时兴起的还有绿化造林。大造百里经济林带,种植多,成活少。
在农业生产上、全县各地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高任务、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竞相“摆摇台”、“放卫星”。一时间,亩产千斤、万斤者争相出现。加之部分干部在生产上畴指挥和强迫命令,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撞伤。
受此“浮夸风”和购过头粮影响,粮油减产,库存下降、年末粮食库存万公斤,比年减少.50万公斤。
笔者所在的魏营,至今还在离魏营镇一公里的地方,有个“猪场村”,作为见证那个时代的荒唐行为的地标,现在也接近被抹去了。
归仁、魏营等11所初中,24所农业中学及县幼儿园也在年开办。基层教育体制慢慢建立起来。
年,对于全中国大多数地方而言,关键词是“饥荒”,要说之前水灾造成的灾荒,还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救助。但是这次全国范围的饥荒造成的就是很直接的人口锐减。
有一个数据最能说明当年的严重情况。年到年,泗洪的人口从42.8万人,增长到57.3万人,但是年,人口降为54.2万人,直到年,才恢复到57.8万人。中间损失的人数,一正一反接近8万人,环境之严酷,可见一斑。
同样在这一年,省农林厅决定,将崔集公社的城头区域划出,组建洪泽湖城头林柴总厂。将车门公社的胡三庄以北、石庄以西区域划出,组建泗洪县种马场。将魏营公社的官塘东部划出,组建泗洪种牛场。省农垦部门决定,将青阳公社的五里江区域和重岗公社的东部区域划出,组建国营五里江农场。
年增设王集人民公社,年改名为天岗湖人民公社。年增设小楼、朱湖、兴隆、石集、梅花、太平、陈圩人民公社。青阳公社改为青阳镇,全县1镇25公社。
年7月14日开始,降雨连续不停达61天,虽然降雨量只有.6毫米,但是房屋损坏了4.83万间。
同时这一年,青阳镇正式恢复镇建制。
文革时代
年6月16日,泗洪县中学高二丙班十余位同学,在校园贴出《十三问校领导》的大字报,轰动校园,县委随即派出工作组进驻该校。
不久双沟、孙园等中小学开始“停课闹革命”,全县“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
在当年夏天的“破四旧”活动中,全县的土地庙、古建筑被毁坏殆尽,《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目也均被抄出焚烧。
洪中等各校都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泗洪籍的在校大学生也回到故乡,进行串联,贴大字报。重岗中学的部分师生还贴出了“炮打泗洪县委”的大字报,整个形式一片混乱。
经过一年的发展和斗争,最终在县城形成了“血派(血战到底革命造反司令部)”和“红司(红色革命造反司令部)”两派。问过那个年代的一些老人,也发生过一些武斗,甚至发生人命案件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对当事人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段历史,可以在本土作家许卫国的《小高庄》一书中看到。
和68年,是少有的记载中,泗洪没有发生水患的年代,但是文革并没停止。“红司”干过冲到驻洪部队中抢走条枪的事情,并且在和“血派”合并之后,成立革委会,主导地方政治,仅有的管理方是解放军第六十军党委。
年12月,“血派”两位头头赴淮阴,硬将原泗洪县长刘儒高及其秘书高汉臣揪到淮阴中学“审问”。又逼刘打电话要泗洪送公斤大米、白面和元钱到淮阴。遭到拒绝后,又将刘转押到徐州,52天之后才放回。
年开始,混乱的城市局面越来越难以收拾,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开始来到县城。至年,泗洪两年一共接收下放户户,基本上每一个村都有来自大城市的知识分子的落脚。
同时,“抓革命、促生产”进入高潮,全县举办的大批判超过万场。解放战争时期的英模杜大娘(许爱民)被诬为刘少奇“在泗洪的黑钉子,代理人”,接受批判。全县被批判的人超过1.25万人。他们均被剥夺政治权利,常常遭遇体罚,子女也多受牵连。
年,全县中学有28所,这时公社所属的初级中学开始开设高中班,小学开始招收初中班,大量启用民办教师,强行向上提拔水平难以支撑的教师,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
年10月22日,全县城乡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文革宣告结束。
十年文革,给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学校年停止招生,直到年才恢复。全县有十余人因为不堪“迫害”自杀,超过名干部遭批斗,6名群众遭遇不同程度的肉体摧残。
三、-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之后的主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国家层面在各个领域和地域都有大刀阔斧的尝试,泗洪自然也紧随脚步。
速度很快,泗洪拨乱反正取得实效。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改正错划“右派分子”,摘掉地主、富农分子帽子,落实国民党起义与投诚人员政策、侨务政策、台胞台属政策,依法从宽处理服刑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并给以生活出路等,总计人(件)。
在农村经济改革上,年春,上塘公社群众率先在江苏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刮。不久,上塘经验在全县乃至全市和全省推广、这是泗洪人民对改革开放的一大页献。
在城市经济改革上,泗洪先后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资、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以及优化劳动组合、公开招聘竞选厂长(经理)、开展流通企业股份制试点等改革措施,使工业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年,首次成立泗洪县政协,发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实行县人民代表直接选举,设立县人大常委会,还有党政分开,简政放权,财政包干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很多当时的改革一直沿用到今天,甚至可以说形成了当下的局面。
春到上塘
直到现在,泗洪依旧是个农业大县,即使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很低,但是作为粮田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过去,更是如此。
年,大旱,泗洪县上塘公社人无粮、牛无草、地无种。作为上塘最穷的生产队,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小麦亩产20公斤,不到往年的一半,大队会计苏道永心急如焚,想给大伙找找活路。
当年9月,苏道永到县里开会,听到农作物可以划到作业组的消息,觉得“上面政策有所松动”,回来就召集第五生产队25户村民开会。
有人提议:农作物分到小组还是“大锅饭”,干脆直接“分到户”。这想法,让村民们眼前一亮。一连十几天,大家每晚碰头,测算土地面积、划分好田孬田……
包产到户在当时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村民们深知这样做的风险,但为了吃饱饭,他们豁出去了。9月底,第五生产队口人,通过抓阄,每人分得1.5亩春田。大家约定:收获后,每人上交集体玉米、山芋、花生.5公斤,剩下的都归自己。第二年,每人又分得1亩小麦田。
“大集体时,队长吹哨上工,半个小时人也聚不齐,一上午就干两三个小时;包产到户后,男女老少都在地里忙活。”苏道永记得,分田后,地里不再长荒草。
人勤天帮忙。年风调雨顺,第五生产队迎来大丰收:玉米亩产近公斤,过去才公斤;花生亩产公斤,过去仅50公斤……
留足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粮食后,第五生产队出售余粮1.25万公斤,还清0多元集体贷款。
很快,省里的纠偏工作组就来了。虽然大包干让农民不再饿肚子,但包产到户在当时仍是禁区。于是上塘镇决定“打游击”。上面来人检查,他便把农民临时集中起来干活。
直到年2月初,新华社记者王孔诚、周昭先来到上塘采访,在当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刊发通讯《春到上塘》,反映包产到户给上塘带来的喜人变化。报道不避问题,写出上塘农民向责难自己的领导发出的呐喊:“俺们坐在粮囤上,只求你们说句话呀!”
5月初,中共江苏省委书记许家屯来上塘调查生产责任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也是生产责任
制的一种形式,是羼于社会主义性质的,肯定了上塘的做法。
历史为农民说了话。年1月,中央下发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1月,中央再发“一号文件”,肯定联产承包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江苏随即在全省推广包产到户。
专业户、经济联合体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会经营管理的农民,率先致富并成为各种类型的专业户。
年县政府召开农业先进单位和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促进了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发展。
年全县专业户达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0.42%,其中粮食生产专业户1.53万余户,多种经营专业户户,县内著名的种植专业户有:石集乡粮食生产专业户吴士玉,勤学苦干的“菜博士”四河乡大坝村蔬菜专业户社成宏;科学养鸡一年致富的上塘乡马巷材养鸡专业户李水芳;承包百亩林地致富的魏营乡润北村林业专业户蔡普山:兴办食品加工厂的加工专业户西陈集乡庙庄村候庆早等。
当年,全县各种经济联合体发展到个,其中养殖业40个,工业和加工业44个,商业和服务业17个,运输业10个,在这些经济联合体中,户与户联合的90个,户与集体联合的21个。
参加联合体农户有户,劳动力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归仁乡大口村陶庆余的养鸭联合体,双沟乡苗庄村汤以海的运输联合体。至年,各类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更得到进一步发展。
酒乡黄金时代
年始,双沟大曲全部由国家商业部门收购,企业无权自行销售,产品由自销改为国家包销,此方式延续至年方终。
年起,双沟大曲除由国家按计划谓往全国各省、市糖烟酒公司外。厂方可经销部分产品。价格分出厂、批发和零售价3种,调往糖烟酒公司产品执行出厂价,由其批发,其他单位和个人购买的,执行零售价。
同时期,双洋酒厂、泗洪酒厂经过一段时间经营,产品质量已有很大提高,并开始进入南京、镇江、山东、安徽及毗邻的盱眙、洪泽、宿迁、泗阳等地市场。
进入80年代,双沟大由销售形势日渐着好,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出现倒卖风。黑市酒价平均高于酒厂零售价20%。
年,双沟大曲成为国家名酒后,凡计划酒部分按出厂价调拨,其余部分仍以零售价销售。当年,县双沟酿酒联合工业公司对全县部分乡镇酒厂产品实行统一销售。区域北至黑龙江,南到浙江、福建等省。
至年间,每年销售量都在千吨以上,这时,双沟酒厂产品更为紧俏,酒厂门口每日排队购酒者络绎不绝,倒卖风蔓延到山东、河北、北京、河南等地。市场开始出现假冒双沟大曲酒。双洋特由深受山东消费者喜爱。泗洪特酿南京市场热销。
年下半年,受酒价频繁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国白酒市场出现疲软,名酒尤甚。
双沟酒厂产品积压严重,年1~3月份库存0余吨,当年销售量下降到.90吨,销售收入降为.44万元,分别比上年度减少了.40吨和.70万元。
县内乡镇、部门及村办酒厂产品滞销,资金回笼艰难者众,有23家关门、停产或转与双沟酒厂、泗洪酒厂联营。
面对困难局面,双沟酒厂开始转变经营观念,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中低档产品量,变座商为行商,走出厂门销售产品。该厂采取设立特约经销处办法,在全国主要销售区开设个销售网点,努力增加销售量,加强市场信息反馈。
同年8月,厂里提出把销售指标下达到各职能部门,以销促产,以销定产,实行工资奖金与之挂钩,当月销售量比前3个月增长97%。
双洋酒厂、泗洪酒厂等也依照该厂之经验,分别在北京、南京等地开设办事处。分区域召开工商联谊会,通过报纸、电台等新闻单位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销售量,泗洪酒厂建立"南京顾客监督站”。
县内酿酒行业全年广告费支出约50万元,其中双沟酒厂15.40万元。年,双洋酒厂销售总额增加到.80万元,泗洪酒厂为.03万元,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工业经济
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17个,职工人,年创产值万元。
当年,洪泽农场所属农机修配厂更名为洪潮纺织机械附件厂,年产值.94万元,利润47.96万元。
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16个,职工近0人,年创产值万元,利税万元。
年,洪泽农场洪湖机械厂更名为金陵机械厂。
年,县内有机械工业企业17个,其中县办6个,乡镇办11个,年产值万元,税金.30万元,利润.27万元,职工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人。主要产品有内燃机三对偶件、喷油泵总成、型磨粉机、农用拖车,2BF-8型谷物播种机、开沟机、6*~15°活络扳手,L型套简板手,A及KA阔幅龙头机、自行车牙盘等。其中6”~15"活络扳手、L型套简扳手等产品出口美、法、德、日等国。
计划
年11月5日,中国政府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该项目的实施计划正式签字,确定启动“”计划。年1月1日开工,期限4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代表中国政府执行该项目,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作为中国政府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之间就项目有关政策事项进行联络的部门,洪泽县项目工程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整个项目共援助小麦吨,植物油吨,加上其他食品,总额折合美元6.9万元。此外世界粮食计划署还捐赠了一台澳大利亚产10吨管冰机和30台增氧机。
该项目涉及沿湖的临淮、成河、半城、老山、淮河、岔河、三河等7个乡镇,有17个单项工程,包括放流蟹苗1.2万公斤,栽水草10万亩,建增殖繁殖保护区9万亩,建设鱼苗池、鱼种池0亩、成鱼池1万亩,圩堤加固30公里,泵站18座,水产品加工中心2座,公路10公里,修桥1座,建渔港2处,修渔港2处,通电线路13公里,建校舍0平方米,住房11.4万平方米,医院1平方米等。整个工程于年如期完成,共用劳动力万个工日。
项目完成后,有0户渔民搬进新村,名渔家子女进了新建校舍学习,改善了渔民的生活和经济条件,促进了湖区渔业资源的恢复,提高了水产养殖和加工保鲜能力。
年4月20-22日,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英格拉姆为团长,由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孔雷飒、执行干事特别助理协调员翟嘉力、项目管理处亚太科科长李奇亚以及驻华临时项目办主任亚力山大等7人组成的考察访问团,对该项目的进度、质量、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考察,作出了高度评价。
一些插曲
年2月,泗洪县创办第二中学。
6月28日,强台风和冰雹袭击县境,造成12万亩庄稼绝收。房屋倒塌间,损坏3.07万间。死1人,伤8人。
也在这一年,县城首次修筑了地下排水管道。
年9月24日,零时,青阳镇工人路小学(后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师孙福继,用锤、快斧和菜刀等凶器,杀害其妻廖培霞(34岁)、长子孙凯军(11岁)、次子孙亚军(8岁)和保姆陶亚英4人。他分尸、毁证之后,窜至镇武装部盗取两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和子弹若干,自凌晨5点至6点10分,从二里坝文教局宿舍区等地方,又连续杀死12人,重伤1人,此为泗洪县建县以来,最大的一起恶性凶杀案件。11月30日,经公审,孙犯就地处决。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在干部中开始出现了腐败现象、崇拜金钱、权力,追求吃喝享乐,贪污受贿等。
工商界偷税滞税、制造、贩卖假冒伪劣商品等现象有所滋长。社会上“关系网”、“人情风”较为盛行,甚至卖淫嫖妇、吸毒版毒、拐卖妇女儿童等建国初就已绝迹的社会现象再次出现,各种刑事案件增多。
年开始严打。9月11日零时起,经过5个小时的搜捕,抓获各类犯罪分子名,收缴子弹发,匕首、九节鞭等凶器48件。黄色读物手抄本6册。深深为那个年代泗洪人的纯洁震惊。严打一共进行了三次,持续到年3月。
年6月4日凌晨2点,县境内遭遇9级台风袭击,三麦受灾42.9万亩,减产4.5万吨。损坏房屋间,断树3.6万株,损失.7万元。死1人,伤67人。
年,县城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8公里,面积约11平方公里的总体建设规划,获淮阴市人民政府批准。次年一月,苏北地区县城第一高楼,泗洪商城开建,又名九楼。
也在年,泗洪的螃蟹开始人工养殖,这就渐渐打破了野生螃蟹产量有限的局面,渐渐走出新机遇。
年以后,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工商业在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上升较快,农业的比重则相应迅速下降。年,全县国民收入总额为万元,比年增长3.08倍。
临淮乡一度成为淮阴首富之乡。
年6月初,阴雨连绵,小麦普遍发芽霉变,不完善粒最低数达60%。
四、-0
年,距今刚好30年。那一年的中国是属于北京的,亚运会首次在中国举办,熊猫盼盼成为最受瞩目的吉祥物。
就在当年,双沟酒厂为亚运会特供吨双沟大曲。蹭上了热点的双沟,全年都很红火。年底,还被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研究会、民政厅评为全省百家名镇之一。
当年的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县常住户数08户,总人口人。但是两天之后,我们便失去了一位勇敢的同乡。
7月3日中午,陈圩乡刘宋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引,为抢救落水伙伴王美玲,英勇献出了年仅14岁的宝贵生命。江苏团省委、泗洪团县委、县教育局、陈圩乡党委和政府分别授予他“救人献身的好少年”荣誉称号。这也是泗洪这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又一个少年英雄。
同样在当月,县内连降2次大暴雨,沿洪泽湖和北部乡镇降水量超过毫米,太平、龙集、朱湖、曹庙乡超过毫米,加之客水压境,外洪内涝,全县平原洼地一片汪洋,有万亩农田受淹,其中30万田粮田绝收,损失粮食7.70万吨,油料0.41万吨,棉花0.70万吨。倒塌房屋1.91万间,砸死4人,雷电击死6人,淹死6人,伤38人。
灾情挡不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态度。年底,县百货公司批发部、糖果厂首次开展有奖(购物发兑奖券,按规定时间开奖,凭兑奖券领奖)销售活动。至年,发展为巨奖销售,五金公司3万、烟酒公司5万元、泗洪商场3.5万元、百货公司2万元、供销大厦3万元。这种常规销售模式,后来都被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收编了,毕竟中奖金才更直接。
当年的县志里,第一次出现了地产数字。县城房产开发投资万元,完成建筑面积0.75万平方米,兴建下水道米。还没多少预料到,这就是未来几十年最赚钱的产业。
翻过年2月,县委采用文化考试、即席演讲、驻点调研和政治审查相结合的选拔方式,公开从在职教师、干部中招考县直机关文秘人员29名。不少年纪即将超线的教师赶上了末班车,其中就包括后来就任宿迁市作协主席的王清平,他的官场小说独树一帜,在文坛有一定的地位。
91年最大的事还是7月那场大水,和98年不相上下。
7月初-17日,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降临,全县受淹粮田万亩,其中绝收58.80万亩;鱼塘漫水2.63万亩,逃鱼蟹.50万公斤;一度停产、半停产企业达90%以上。被水围困的村庄个、3万户,13.50万人被迫撤离家园。倒塌房屋间,直接经济损失2.87亿元。
全县干部群众及兄弟省市、国际友人、港澳台胞等,纷纷捐粮、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朱湖籍旅美侨胞马禹功向家乡马宅村捐款7万元人民币。
县委、县政府共接受和组织救灾款万元,救灾粮万公斤,衣物多件,帮助户灾民建房间,减免定购粮2.50万吨。
因水灾影响,当年国民生产总值7.85亿元,略低于年。职工人均工资收人元,比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年多70元。
是年,县城房产开发投资万元,建成面积1.35万平方米,兴建下水道5米。翻了一番。
年是大灾之后的恢复年份。全年无事,年底GDP增长超34%,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年,轰动全县的是“小来喜”事件。当年1月18日,朱湖乡黄圩村农民朱文友从人贩子手中买了3岁左右的幼童,起名为朱来喜。9月17日“小来喜”在村公路上玩要时,被车撞倒,严重受伤。医院抢救之后,肇事者和买主都因缴不起医药费用,致使他迟迟不能做手术,孩子骨瘦如柴、生命危险。
经过《泗洪报》、电视台等的报道,全国40多家新闻媒体跟进此事,截至9月底,县有关部门以及县内外各界人士为“小来喜”捐款3万余元。
小来喜的家乡贵阳市当地也对此事高度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