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讲坛:
言之有物,闻之有益
《伤寒论》太阳病篇-桂枝汤变化主讲人:方志山
提示:本次重点讲解桂枝汤禁例。
文末有本堂课视频~
(一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一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第一: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这个有一些人认为说酒客就经常喝酒的人,“酒客不喜甘”的是内有湿热,不能用桂枝汤,是不是?其实在临床当中真正的老是在喝酒的人,能不能用桂枝汤?没问题。因为你用桂枝汤未必怎么样,那些能用桂枝汤把它治好的那些人,未必怎么样?未必他们都不喝酒,对不对?如果像你这么清楚的话,那就说我们这个看病就好办了,问病人平时有喝酒?下一个,有喝酒?不行,下一个。你抽个签,凡是喝酒的不要来,行不行?喝酒的言外之意是说素有内热,有湿热,舌苔黄腻的这种我们就算了,开的桂枝汤也一定会有效,但是可能效果不是那么好,可以灵活的应用。第二个我们又讲了说这个仲景里面你看到有一个16条,这个里面最后面有几个名言,我们经常说的“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只是一个名言。“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什么意思?就是说外感表寒就是太阳中寒的、伤寒的不能用桂枝汤,是不是?为什么呢?第一种解释,说这个表寒用麻黄汤,桂枝汤也是散风寒,说我就不能用,我就不服气了,对不对?你让我做一个甜食上来,我没有白糖,我用红糖就不行了?虽然样子难看一点,但总是会甜到对不对?是不是?不都是糖?对不对?你今天说要吃要吃鸡,我就杀了一只鸡,你会一定要黑鸡,白鸡就不行吗?为什么不行?把我们刚才的言论搬出来就明白了,因为麻黄汤所宣通的是津气,桂枝汤的是营卫气血是不是?两者怎么样?牛头不对马尾,明白吧?所以这是第二点。19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不一定说是吐脓血,这言外之意是什么呢?内热的、里面有内热就别用桂枝汤,有没有人吃了桂枝汤以后吐脓血呢?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有趣的现象,某年坊间流行一本书,作者是黄煌,叫做经方首,刚刚出版,当时我在乡下开诊所,我有个朋友他买了一本,读完以后,读一遍拍一遍大腿,都拍青了。好书!看得特别过瘾。那里面看到一个腹痛,知道吧?用桂枝加芍药汤,用小建中汤就是了。不巧刚好就来了一个腹痛的女的,好,好,我们来看。他不知道管什么人,他摸了以后,他就刚好看到以后琢磨,所以他就把这个汤开给她,很有信心,开完以后特别高兴,马上打电话(给我):看到这一页,马上就有一个病人来,然后她就吃了。最后更疼。我说:“你给谁看?”我们那个小镇子,医生病人都跟我熟悉,我一看那个女孩子长得瘦瘦弱弱的,低血压,平时又挑食,我说现在有可能是阑尾炎,但是我们当地当时那个年代对我们诊所医生还是比较信任,所以我就赶快给她这样子,甲硝唑赶快吊下去,好了,然后都好了是不是?那就想起来说原来这个也是有这么一个波折,有这么一个过程,但是说你这桂枝汤他们吃了以后必吐脓血,其实这个条文还有另外一种用法,还有另外一种用途,用途怎么样?有一个小伙子他长青春痘,脓疱型的青春痘都特别难好,但是那个脓弄起来黑黑的像什么?像一个蚕豆一样,别人就慢慢的颜色变深变黑,然后几个啪一下子好多脓是不是?然后好了之后过一段时间又长,它就长出来一个白白,过了两个月还是白白的,长不熟,用了很多办法没用,但是有一天他就出去喝酒,喝了酒以后过两天他就变红了,掉了。吐脓血?以毒攻毒吗?下回来了以后又来。我们一直说各种疮痈结节是不是气血不通,桂枝汤是不是活血化瘀的?稍微一变化就会气血就会好,我们把这个桂枝汤给它弄进去以后,好了,他原来要两个月才过去,他一个星期就过了,当然也没有把这个看好,只是让他破得更快一点,明白没有?所以你说这个其后必吐脓血也,其实可能是里面就有内痈,只是吃完以后怎么样?破了就加重了,是不是?但是彼之毒我之药,对不对?毒与药其实就是我手中的什么?我的想法,如此而已。所以桂枝汤能拿来干什么?有一些人就对于“说桂枝汤是活血化瘀剂”不以为然。你们不要小看我这个说法,就想得通又想不通,想不通你们还是在阴阳五行在这边调来调去的话,桂枝汤的变化方里面,比如说把它加了一些活血化瘀的以后,凡是以桂枝作为主药的加加减减的,哪一张处方不是活血化瘀?对不对?明白没有?桂枝茯苓丸是不是以桂枝芍药为主?加了活血化瘀的,能明白吗?现在我们已经说了你风寒外束表,然后会影响到津与气的不通,影响到血气的不通,影响到组织的收缩,会不会影响到经气和津液都不通?可以不可以?也有可能他津气郁闭和气血不通都存在,对不对?我们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说合方,开始出现合方了,桂枝剂和麻黄剂的合剂是不是?原来的说法就是什么?就是风寒日久以后病情变得不典型了,看起来因为又是麻黄汤,又是桂枝汤,不典型的是不是?没错吧?完全它就不典型了,所以不典型的干脆就桂枝汤麻黄汤他给你加进去,在传统的也是这样子,大家都觉得很妙,其实你们记住一个问题,它的方后注是什么?他们的步骤是说麻黄汤的拿多少倒进去,再把桂枝汤的两个兑在一起,是不是?这说明什么问题?医生给药的时候就直接把麻黄汤倒两碗给你,把桂枝汤也倒两碗去喝,说明什么?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当时汉代的时候,这两张处方是一个制式处方,就是制剂的固定处方,当时社会就是这样的,现成的。吃完拉倒,是不是?(我比较小心眼,你要是翻我近两年的处方,全部都是合方)这个是合方之始。这个合方是怎么样?我们来讲一个问题,合方有没有法?这个合方有没有分寸,血虚用什么?四物汤,气虚用四君子汤,是不是?然后气血双虚呢?八珍汤,是不是这样子?菜市场的老太太,卖药的他都知道,炖一个猪蹄都要用八珍汤来弄一下,那开八珍汤有没有技巧?有,起码你知道说血虚用四物汤,气虚用四君子,他的气血双亏,你总得看他是偏气虚,还是偏血虚,如果他偏气虚一点,比如说肚子吃不上饭,是因为吃不好老是拉肚子,然后导致气血亏虚,我们是不是要四君子汤多一点,四物汤少一点,她要是月经太多了,每天都是月经,人家买一卫生棉包不够用,还买8包,是不是?每个月停了以后要8个人扶着才能走出来?是不是气血亏虚?这个是血虚大于气虚,是不是?这时候我们要四物汤多一点,四君子汤少一点是不是?但是你总不能把四物汤一个开两斤,四君子汤开两两,这样的对不对?所以有时候的加减补血,我在四物汤上面重用四物汤,我还要加上枸杞子,还要加上什么?黄精这些补的东西,是不是?如果是气虚的话,我用的四君子汤,我还要加上黄芪,加上其他一些补气的药,是不是?你看这个所以用四物汤、四君子汤还是他们的合方八珍汤,其实就是看血虚重还是气虚重进行调整,是不是?
好了,他这个病人来了以后呢,是什么气血津液都郁闭的话,它的现象就是不典型。他看起来既有津液郁闭的那种咳喘,浑身冷,这些现象是不是也有什么?也有气血不通的现象,是不是不典型的,但是这时候你就要通过这种偏向什么进行怎么样,两个都比较有,那就是桂枝加什么?桂麻各半汤,是不是?如果偏向津气比较不通的就是怎么样?然后就是麻二桂一对不对?哪一天也可以桂二麻一,是不是?然后这里面有一个现象就是什么?就是说还有桂二越一汤,你看这都是明白了没有?全部都是根据这种不典型的现象,这个加减法,特别是麻黄桂枝各半汤出现的瘙痒,知道吧?瘙痒是不是?然后麻黄和桂枝出现了瘙痒,有些人就把麻桂合剂用于荨麻疹,是不是?你有没有绝招?什么想法的都能用。痒的厉不厉害?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个人浅浅的经验,荨麻疹什么颜色?红的,还有白的,对。偏白的,麻黄汤重,桂枝汤轻;如果是红的怎么样?桂枝汤重,麻黄汤轻。知道吧?来分享一下一些小经验、技巧,不一定都有效,但是肯定是比较有一点操作性,你看你听我的这么讲的话,你在用的时候就有点兴趣,这是一个。第二个,用没效果的话还可以骂我出出气。好,我们刚才已经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感冒的现象,我们今天说的外感现象实际上是津和气的什么?基础物质的不通,是不是?好,你说津气不通,如果津气不通的话,我不是外感冒,我是有内伤。由于是内部的脏腑功能异常导致的津气不通可不可以?比如说素来阳气亏虚,然后导致不能化水液,水液也会停在皮毛周身,是不是他会不会产生像感冒那样子的现象?会不会类似?你说会不会?你们想想,对吧?马上就有了,你看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小便不利,最后说一个小便不利,小便不利说明什么?津液不通,是不是?这个就是什么?这个就是水邪似表。水饮在表,不得宣通,怎么知道水饮?从小便不利知之,是不是?这个方后注也说吃了这个药以后小便利则愈,是不是?越人讲坛第六期未完待续...
观者须知:因是据临场口述之言而成文,未能三思,错必难免,大义如此,不可细研!
?“《伤寒论》太阳病篇·桂枝汤变化”讲稿(一)
?“《伤寒论》太阳病篇·桂枝汤变化”讲稿(二)
?“《伤寒论》太阳病篇·桂枝汤变化”讲稿(三)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原创不易,打赏鼓励~
方志山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