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动妇科微创诊疗理念与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规范微创技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京津冀妇科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区域会议以及第十届全国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护理论坛于年8月9日-11日在京隆重召开。
会议聚集了妇科微创领域百余位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参会规模超千人。为期三天的大会共进行专题报告百余场,为参会代表们提供了实用、权威、热点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拓临床思维,使其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推动并规范了妇科微创诊疗的普及发展与在临床的应用。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妇科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保留器官与生育功能的微创治疗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手术直播与优秀视频展播进行手术技巧分享。中国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支持媒体,全程报道大会盛况。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金大鹏会长,大会名誉主席、首都医科医院名誉院长、医院郎景和院士以及大会名誉主席、首都医科医院严松彪院长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在致辞中,他们都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医院段华教授主持。
段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严松彪院长开幕式致辞
郎景和院士开幕式致辞
金大鹏会长开幕式致辞
郎景和院士:重视妇产科罕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医院郎景和院士主要从罕见病相关定义、概念和意义,妇产科罕见病的特殊重要性,关于罕见病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三方面内容展开讲解。其中,他简单介绍了罕见病现阶段的状况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出生缺陷、生殖道畸形、性发育异常、妇科肿瘤等罕见疾病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强调临床医师需重视罕见病的临床基础研究,通过多学科、多维度结合以提高诊疗水平,从而打破专业屏障,实现多学科合作,培养罕见病的专业人才,把罕见病,从“罕见”变为“可见”;把罕见病专家,从“罕见”变为“多见”!
宋磊教授: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POP)——宋氏手术
重视解剖、保留脏器、恢复功能是盆腔脏器脱垂治疗的三大原则。结合精彩的手术视频演示,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宋磊教授在授课中指出,传统手术虽能够避免网片相关并发症,但以往传统的修补手术复发率高,改良后的新式经阴道POP手术利用阴道自然穴道施行,方法简单易学、无需昂贵手术设备和材料、安全可靠效果好,符合微创理念,医院及各种各类型的POP,包括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端脱垂及手术失败病例,同时适合中国国情。此外,手术是把双刃剑,临床医师应严格遵循手术原则,时刻贯彻微创理念,牢记医疗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
狄文教授: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策略
上海交通大医院狄文教授主要围绕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概述、临床特点和组织学标准、临床表现、诊断评估、病理、分期与治疗等内容对交界性卵巢肿瘤的诊治进行阐述。手术探查旨在明确肿块的组织学,从而尽可能地实施保留卵巢功能和生育力的手术,但目前尚无确定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复发的最佳方法。随后,狄教授简单介绍了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手术类型,并总结道:1.诊断依据病理切片;2.治疗首选手术治疗;3.对要求生育的年龄患者行保守手术;4.术后无残余病灶无需化疗;5.BOT术后严密随访;6.远期复发可再次手术。
理论授课结束后,迎来了今日议程的亮点之一——手术直播。本环节以手术直播为主,来自首都医科医院段华教授、郭银树教授、叶红教授、王金娟教授、成九梅教授,中国人民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孟元光教授、赵恩锋教授,医院吴鸣教授、向阳教授,医院刘木彪教授,医院王平教授、陈悦悦教授,南方医院黄浩教授等专家通过三间手术室同时进行手术演示,为大家带来了17场让人心神激动的手术之影。
手术直播现场~会场连线手术室,专家们在进行手术的同时对手术的技巧和原则给予了形象的讲解,不但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手术技术,也让与会者们对良性疾病与畸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治策略与手术要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会议现场,周应芳教授、王素敏教授、史玉林教授、吴晓梅教授、郝敏教授、陆安伟教授、张师前教授、臧春逸教授、郭红燕教授、王武亮教授、张玉泉教授、朱琳教授、李斌教授、吴鸣教授等专家担任现场主持并逐一进行点评。现场专家点评~宫彩缤纷,奥妙无穷宫腔镜知识大赛继手术直播后,进入了今日议程的另一大亮点环节——宫腔镜知识大赛。大赛由首都医科医院郭银树教授与南京医院花向东医生共同主持。两位主持人在介绍中表示,大赛历经半年筹备,六组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首都医科医院、中国人民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南京医院、医院、医院。在接下来的大赛中,六组选手将通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形式进行激烈角逐,并经过段华教授、王素敏教授、隋龙教授、郝敏教授、张健教授、薛翔教授等专家的评分,从而产生冠、亚、季军及参与奖四大奖项。
郭银树教授与花向东医生主持比赛
比赛开始之前,首都医科医院段华教授和奥林巴斯外科推进部部长刘雅安女士分别致辞。随后,两位主持人宣读比赛要求和评分规则并正式进入比赛环节。
△段华教授致辞△刘雅安女士致辞△选手答题中~△专家点评中~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南京医院摘得桂冠,首都医科医院获得亚军、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获得季军,中国人民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医院、医院获得参与奖。随后,各位点评专家为获奖选手颁奖,比赛圆满落幕!
△冠军
△亚军
△季军
△参与奖
合影~
医院彭超——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花茂方——特殊部位妊娠误诊的临床思考
医院赵虎——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病例分享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张春花——腹腔镜下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
医院张海涛——巨大子宫肌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道
医院尚云——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
医院沈明虹——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
医院崔秀娟——宫腔残留临床诊疗思路
医院任芳——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进展
医院王晓晖——宫腔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瘢痕憩室折叠对接缝合术
医院袁博——再识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院郭佳义——VNOTES附件囊肿剥除术
医院王利君——青少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畸形
规范化诊治与手术操作专题谢庆煌教授:单孔腹腔镜淋巴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优势
宫颈癌在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位居第一位,近20年来,发病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谢庆煌教授首先介绍了宫颈癌的流行趋势与变化,表示,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创伤最小化是每位妇科医生的追求,宫颈癌根治术从传统的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再到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和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已经进入微创时代。谢教授通过多幅解剖图片对阴式广泛子宫切除的关键解剖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对阴式途径宫颈癌根治术的优势给予了分析。
胡元晶教授:子宫肿瘤中前哨淋巴示踪体会
医院胡元晶教授的报告从子宫肿瘤前哨淋巴结概述、子宫肿瘤前哨淋巴结示踪技巧探讨、子宫肿瘤前哨淋巴结展望三个方面展开,分享了自己在子宫肿瘤中前哨淋巴示踪体会。对于前哨淋巴结的识别技巧,胡教授指出,应注意时间把控,找第一站显影淋巴结;应沿着淋巴管与引流通路找;不以淋巴结小而无视。
姚书忠教授: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布特点看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形成病灶,引起症状和体征。医院姚书忠教授认为,去除病灶是每个医生的应做到的,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布复杂,对此,姚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姚氏”分型:I型,腹膜浅表型病灶;II型,深部浸润型病灶(含会阴受累);III型,消化系统受累;IV型,泌尿系统受累;V型,消化、泌尿系统同时受累。根据“姚氏”分型的内异症分布特点,姚教授认为,避免复发需要彻底切除病灶,而多学科的合作十分重要。
林元教授: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临床面临的困惑
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处肌层变薄,形成一个与宫腔相通的凹陷,其发病与手术、感染、全身状态等因素相关。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林元教授从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问题、诊断、处理策略、修复进展等方面对目前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存在的临床问题进行盘点解答。在治疗方面,林教授强调,药物治疗适用于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临床表现、目前无生育要求、拒绝接受手术患者的短期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相关临床症状,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并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赵卫东教授:宫颈疾病治疗中的思考
医院赵卫东教授首先提出3个问题:如何提高阴道镜的客观性?是LEEP还是锥切?是新辅助+手术还是放疗+化疗?而后,赵教授通过分析上述问题,分享了自己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思考。他认为,在阴道镜诊断的客观性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可植入阴道镜系统,智能指导阴道镜下操作,辅助阴道镜诊断;LEEP与锥切可根据相关评分系统的评价,截断值,切缘+可能性大,建议选择CKC;截断值,切缘+可能性小,建议选择LEEP;新辅助+手术还是放疗+化疗的选择也是根据评分系统,但评分系统仍在验证中。
王武亮教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乳糜漏防治再思考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目的在于明确分期,为制定术后治疗计划提供依据,切除肿大转移的淋巴结也是肿瘤治疗的一部分,但其是否能改善肿瘤患者预后仍存在争议。医院王武亮教授指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范围包括淋巴管及淋巴干,而淋巴管、干损伤则会发生淋巴漏。乳糜漏的发生与淋巴结切除手术范围的扩大以及对淋巴管闭合认识不足显著相关;乳糜漏应尽早确诊,尽早开始保守治疗;经肠道淋巴管显影技术在术中可显露淋巴管,及时发现损伤并有效闭合,有助于降低术后乳糜漏的发生。
崔恒教授:复发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
医院崔恒教授首先指出,卵巢癌的诊治现状目前有一个难点:难以做到早期诊断;二个问题:确诊时70%为晚期,完全缓解中仍有70%复发;三个焦点:以靶向治疗为基础的多药联合治疗、淋巴结切除术、复发性卵巢癌的二次手术;四大进展: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减灭术、铂为基础的化疗、维持治疗。目前手术治疗的意义尚存争议,崔教授从复发性卵巢癌手术的目的、医院复发性卵巢癌手术结局、二次减瘤术指征和时机等方面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的问题进行介绍。
熊员焕教授:改良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
POP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其治疗方式多而杂乱。医院熊员焕教授在报告中重点讲解了骶棘韧带悬吊术式的临床效果,其创伤小,效果持久,且能保留阴道功能、能维持阴道的正常解剖轴向,对性生活影响小,并可保留子宫,已经成为盆底修复的重要手术之一。熊教授通过手术视频演示了改良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的技巧,通过对术式的改良克服了传统手术的弊端,并结合视频对该术式作了详细讲解。
王平教授:年轻女性前盆腔廓清术后阴道成形策略
盆腔廓清术分为前盆腔廓清、后盆腔廓清和全盆腔廓清,根据切除范围,分为III型,I型在肛提肌以上,II型在肛提肌以内,III型在肛提肌下。医院结合手术视频重点介绍了盆腔廓清术后的阴道重建,包括腹直肌肌皮瓣阴道重建、股薄肌肌皮瓣阴道重建、结肠阴道重建、回肠阴道重建、皮片阴道成形术、带血管蒂的大网膜阴道重建等,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此外,还有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臀大肌皮瓣等阴道成形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创伤大或并发症多等缺点。
陈建国教授:卵巢交界性肿瘤
医院陈建国教授以一例病例为引展开来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介绍。BOT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定义为,在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方面介于明显良性和明显恶性之间的卵巢肿瘤。目前卵巢交界性肿瘤临床存在的困惑主要在于术前诊断、病理形态、保守手术还是激进手术以及恰到好处的治疗。陈教授指出,卵巢交界性肿瘤病因不明,40岁以下多见,97%以上为上皮性(粘液和浆液),组织病理学是唯一诊断依据。
姜洁教授:腹腔镜前哨淋巴结示踪在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示踪的目的和意义、示踪剂、注射部位、SLN示踪标准路径、联合病理超分期、患者的选择等是目前临床医生比较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