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眼中,医生临危不乱、力挽狂澜,护士温柔体贴、聪慧干练。工作时间久了,医护人员也会患上各种各样的“职业病”。
“准备写东西,先摸左上角胸前的口袋”,有没有?
“别人握手,会盯着对方手上的血管看”,有没有?
“无意中碰下别人的的东西,得赶紧放下去洗手”,有没有?
除了上面的还有很多,下面就来围观一下我们的医生有哪些奇葩“职业病”。
皮肤科医生
只要看到陌生人皮肤有一点点不完美,立马就会自动开启诊断模式,湿疹?黄褐斑?寻常疣?神经性皮炎?
地铁里,目光会习惯性停留在对面乘客的皮肤上,心里自动开启视诊。
对面这个小女孩,远处看脸蛋红扑扑的,但是仔细看其实是红斑,且呈对称性分布,在红斑的基础上有针头大小的丘疹,集簇呈片状,皮损边缘不清楚,难道是湿疹?
坐她左边的女人,年龄约50岁,右脸颊有一块色素沉着,是黄褐斑?
小女孩右边那个男的,眉间有颗痣,让人印象深刻,其实就是个寻常疣。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抓一次右前臂,隔着衣服不好判断,莫非这个部位有神经性皮炎?
麻醉科医生
看到瘦子就手痒,看到胖子就肝颤!
刚工作的时候,一看到瘦子就手痒,感觉在直视下都能给他臂丛深静脉穿刺成功,好想刷一下存在感和成就感!
一看到胖子就心中犯难--这简直气管插管困难户啊!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肥胖都是困难插管的危险因素,气管插管尤为困难。
插管难,拔管肯定也难。肥胖是拔管后喘鸣的危险因素之一。
此时真的应了那句特别经典的话: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自信!
妇产科医生
遇到肚子不舒服的患者,脑子里会马上冒出N种诊断或者鉴别诊断。
一位面色苍白、捂着肚子的“急腹症”患者走进诊室。26岁,主诉:突发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向会阴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感6小时。
血压还可以,又没有休克症状。此时脑子里快速运转:急性肠胃炎?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巧克力囊肿破裂?……
表面不露声色,脑子里正在翻江倒海,伴着嘴里一连串询问:有没有阴道不规则流血?近期有没有性生活?末次月经?
句句不离“下三路”,没毛病!
外科医生
看见脂肪多的人,就忍不住想到CT有伪影,切口缝不住,易液化……
同事扶着她大腹便便的、被腹部疼痛折磨得大汗淋漓的老公来到外科。
我把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脑壳里来了一番“车轮战”,最后还是聚焦在了“急性阑尾炎”上。
经腹部CT检测后果然有伪影,最终还是请了主任会诊,并约了主任“主刀”。
手术做的很漂亮,但是因为腹部的“肥油”太多,缝切口的时候,相当于比一般患者加缝了一层脂肪。到最后,刀口缝住了,可就是一个劲儿地往外“冒油”!!!就是脂肪液化,同事的丈夫天天来换药室换药、换药、换药!
急救医生
在家吃饭时竟然也能幻听到救护车的警报声
每到晚上,急诊科总是比其他科室忙很多,看看我们今夜(18:00-8:00)的光荣而辉煌的出车记录:
18:07,纬九路六路车终点站,“头晕待查”,患者周x,男,83岁,收住内一科病区。
19:05,开元路乐山路交叉口,车祸伤,通知返回,空车而返!
20:05,十三香万家超市,中途退车。
21:58,富强路置地大道北,患者刘x,男,50岁,酒精中毒,因患者合并头外伤,急诊留观。
22:31,实验中学对面金山社区,拒绝来院。
23:10,纬六路富强路交叉口,车祸伤,伤者王x,女,45岁,收住外一科。
23:33,文明路建业对面,拒绝来院。
0:08,置地大道森林半岛,酒精中毒,自动离院。
4:41,十三香路丰泽路北50米,“心悸”,患者李x,女,54岁,转往内五科病区。
……
出车警报,一而再、再而三、三不竭地一次次响起!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可这一夜的“仰卧起坐”,一次次的披衣而起,后半夜气温降得很低,几乎到零度,别人都穿着丝袜,可急救队员的棉大衣还是舍不得收起,深夜出车,又累又饿又冷,真心不是滋味,难怪有的医生死活都不愿意到急诊科工作。
好不容易下夜班休息了,想着不上班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了,可就是趟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吃饭时间也没有一点食欲,生物钟全打乱了!
耳朵里竟然传来了隐隐约约的救护车警报声,即使下班了,可这脑子还停留在上班的状态。
牙科医生
见人张嘴说话,目光就不由自主聚焦在对方牙齿上
在广场里散步时,遇到了一位邻居,便与他聊了起来。
邻居一张嘴,我就看见了他排列杂乱的牙齿,心想着小时候这亲妈也不给戴个“牙套”矫正矫正……
眼睛聚焦在人家牙齿上不说,禁不住脑子里出现了邻居躺在牙椅上的情景:“请张下嘴,再张大点,再大点……”
这一个个医生的“职业病”,都成了“强迫症”!
“职业病”也是病,药不能停!
来源:知麻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