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麻醉逻辑
前几天同事收治一位27岁妊娠24周的乳腺癌患者,向我咨询了全麻相关事宜,由于平时很少碰到此类患者,赶紧查阅各种资料,现简单总结了妊娠期间非产科手术的麻醉用药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与大家分享。
流行病学
在美国,每年大约在美国名孕妇接受非产科手术;最常见的非产科手术是急性腹部感染(孕妇急性阑尾炎发病率1:和急性胆囊炎发病率6:),其次是母亲创伤、孕妇恶性肿瘤手术等。
各个阶段经历手术和麻醉的比率不同,妊娠早期大约有42%,妊娠中期大约有35%,妊娠晚期大约有23%。
插管风险
妊娠中晚期全麻困难气道发生率明显增加,气道控制失败是产妇麻醉死亡率最常见的相关因素。因为食管括约肌的压力降低,妊娠期间胃内容物误吸的风险增加。为了保护孕产妇气道和减少胎儿全麻药的暴露,应尽可能的首选区域麻醉,当必需选择全麻时,只有精心准备好的病人才能选择用面罩和喉罩,否则须行气管插管保护呼吸道。
药物敏感期
药物暴露在人类妊娠前13天至关重要,此时存在全或无的现象;来自药源性的重大先天畸形最可能发生在人类胚胎形成的13-60天之间;当麻醉药被用和妊娠阶段发生改变时,总体上没有研究表明经历非产科手术妇女的孩子会增加出生缺陷,但是大多数表明有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所以,尽可能避免全身麻醉,特别是在孕早期!
麻醉用药安全
大多数麻醉药物,包括异丙酚、阿片类药物、神经肌肉阻断剂和局麻药,有良好的妊娠期间安全使用记录。最近的一个系统分析评价了包括名妇女在妊娠期间经历过非产科手术,发现:1)孕产妇死亡率低于1/0;2)非产科手术并没有增加主要出生缺陷;3)手术和全身麻醉不是自然流产的主要风险因素;4)合并腹膜炎的急性阑尾炎有导致胎儿丢失的风险。有些病例对照性研究提示苯二氮卓类的使用与腭裂和心脏异常有关,然而更多、更好的对照性研究已经反驳了这种联系。笑气影响DNA合成,对动物身有致畸作用,但有临床研究得出了矛盾的结果,并无定论,妊娠期可以使用但建议小于50%。
术后镇痛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都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提前闭合或孕妇子宫收缩无力,主要有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妊娠早期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能会增加自然流产的机会。尽量不在妊娠末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因动物实验发现妊娠末期的大鼠用药后可导致分娩延迟及胎儿的动脉导管收缩。
FDA妊娠用药等级:A(对胎儿没有危害)B(无证据显示有危害)C(不能排除有潜在危害)D(有证据显示有危害)X(严禁使用)
避免胎儿缺氧及监护
多临床中心试验已经证明,在阻止孕产妇低血压和后遗症(如恶心、呕吐)方面,去甲肾上腺素和其他α受体激动剂(如间羟胺)比单独使用麻黄素是更安全有效。妊娠期非产科手术和麻醉中没有具体特定的推荐,但是在非产科手术实施前产科医生的会诊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作者简介
江建峰,男,29岁,本科学历,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进入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医院麻醉科工作,年应医院工作至今。年底开通个人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