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疗法,所以严格来说它应该是起源于中国的。中医灌肠疗法至少起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便秘的记载。
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人热衷灌肠,某些养生机构甚至美容机构,还开展了诸如肠道SPA的活动,但是灌肠需谨慎!
宋美龄、毛泽东都被列为“灌肠养生”的典型。宋美龄信奉灌肠可抗衰老,几十年如一日的施行着,她年逾百岁仍风度翩翩,身姿曼妙,这与灌肠理疗术息息相关。而毛泽东常年便秘,灌肠是为了通便,不得已而为之。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灌肠疗法也是要求大家熟练掌握的内容,也是重要的备考考点,出题概率较大。小编将灌肠疗法的相关备考考点及试题带给大家。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为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降温。保留灌肠的主要目的为镇静、催眠、治疗肠道感染。
灌肠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有一定的危险性。
医院内科收治了的一个“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因“便秘”,管床医生开具“灌肠”医嘱。护士照例给患者准备温肥皂水,拟不保留灌肠,灌肠很快就顺利结束,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上卫生间排便。谁知,患者排便用力,诱发心脏病,排便后在病房里突发“猝死”!后经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终还是抢救无效,猝死在病房!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行灌肠,护士们在临床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妊娠期灌肠容易诱发宫缩造成早产。急腹症包括很多种情况,主要是表现为腹痛的多种病症比如阑尾炎,急性的肠扭转、肠梗阻、黄体破裂、宫外孕等。
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引起的腹痛,应用泻药或灌肠,会使得肠道功能亢进,有可能加重梗阻等情况,使得腹痛加剧,严重的会导致穿孔等。
严重心血管疾病灌肠时容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猝死等风险。
除此之外,特殊疾病还要注意灌肠液的选用。
肝昏迷患者灌肠,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
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