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凿眼之外科病案(阑尾炎)
阑尾炎这个病,一但发作,病人大多去做手术了,小手术一个,即使化脓,只要治疗及时,也无大碍。但费用现在还是很高的。自从《金匮》出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之治后,历代医家对此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治此病的疗效是十分肯定的,优于西医的保守治疗。因是常见多发病,我也治了不少,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今举一例来说明之。
盛某,男,38岁,10年3月9日案。自述约一周前与朋友聚餐后发病,已输液五日,有缓解,但右下腹压疼还明显,不敢快步行走。因工作繁忙,无时间住院开刀,遂来治。现证,麦氏点压疼,轻微反跳疼,小腹微胀。脉弦,舌红苔薄白,饮食二便尚可。诊为气血瘀滞,处方:柴胡15克青皮12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2克红藤30克败酱12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三剂,愈。此单纯性阑尾炎,属瘀滞期。
5月12日再诊。此次发作较上次严重,疼痛更甚,来时弯腰行走,发热38.5℃,并有寒战,医院做手术,因患者与我是朋友,对我甚是信任,言此次若疗效不好或再次发作便去开刀。腹诊,右下腹有局限包块,疼痛拒按,腹肌紧张,脉弦数,舌红苔黄厚,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治以化瘀败毒,通下泻热。
处方:柴胡15克枳实20克赤芍20克甘草10克桃仁12克丹皮15克红藤60克败酱30克大黄12克蒲公英30克一剂。药后大便行四次,肛门灼热,腹疼即减,热退至37.2℃,寒战无。又处三剂,大黄减为6克,愈。又小其制,给药五剂,以防复发。此病变较严重,有轻微腹膜炎见症,应是脓肿早期,属薀热期。
按,此案前后二治,缘第一次治不彻底,致第二次复发且加重。用药方面据见证是有区别的。
红藤治肠痈是绝对的专药,只要确诊,不管何种情况,就奉红藤为主药,用量30—克不等,同时辅以败酱草15—30克。
外部可以用大蒜,芒硝等量,捣泥敷,但注意对皮肤有刺激,若有,单独用芒硝也可。至于脓成就当排脓为主治了,化瘀泻热为辅,薏苡仁,冬瓜子是为效药。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