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据公报显示:年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13.54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亿元,其中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亿元。
根据以上数据,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均基金收入.62元,人均基金支出.18元。这个数据有多大的参考性呢?咳咳……
目前国内的医疗保险人群至少可以分三类: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和新农合(本次公报中未含新农合的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得分人群看才有意义。
参加城镇职工医保万人,基金收入亿元,支出亿。
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万人,基金收入亿元,支出亿元。
很明显,城镇职工医保缴纳的多,支出也多;其次,占24%的人口(城镇职工),花了61%的钱(医保基金支出)。
如果全国人民都按照城镇职工缴纳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支出,那么医保结余可以更多;
反之,如果全国人民都按照城乡居民缴纳医保、城镇职工医保支出,那么医保早已穿底。
可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并不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当然还有耗材、器械、检查、检验、医疗服务等项目也不分。
所以,普通大众在医疗资源的获得方面,每个人的幸福感是不同的。一个城市的企业职工可能不会因为急性阑尾炎用腹腔镜手术而苦恼,哪怕出院费用可能要1万多。而这笔钱,对于一个来城市打工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笔巨款了。
那么对于急性阑尾炎这样的疾病,应该就有两种手术方案,一种是腹腔镜手术,一种是经腹手术。医院的打包价格来看也是如此,推而广之,在全国范围内试点的DRG方案看,应该和这样的价格差不多。
事实上,患者有选择的权力吗?
如果试点省份医保局只保留了一种DRG分组方案,你估计会保留哪个呢?医生有的选择吗?
刚才我们看的还是全国的情况,国内各个省份分别来看更有差异。
以下分北京职工、北京居民、河北职工、河北居民、江苏职工和江苏居民分别看医保收支情况。
以上数据来自以下文件:
很明显的职工医保高于居民医保,同时北京职工医疗保险的收支最高,其次是河北,最后是江苏;居民医保北京同样最高,河北和江苏几乎一样。(城镇职工医保多少除和当地收入水平有关,还和缴费比例有关。)
如果按照年人均GDP排名来看,北京第一、江苏第三,河北第26位。所以找工作就得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光收入高,而且医保缴费多,保障也高。就算去其他省份,也得选江苏、浙江这类可以赚到钱的省份。
综上所述,医保的这份报告可以告诉我们:
能当职工的别当农民
能在大城市打工的就别在小城市待着
当然,反过来看,医保控制是否从大城市、从城镇职工医保开始呢?
附加题:DRG分组方案偏向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
了解更多医学人文,请扫描以下
当前时间: